首 页
关于京文
京文团队
合作联盟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中国网讯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记者从当日在京召开的“全民给绿美丽中国”研讨会上获悉,我国自然保护地因遭遇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管理不善而不能提供有效生态服务,亟待通过立法手段捍卫生态安全底线。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8%。随着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自然生态系统不断遭受破坏而退化,自然生态系统无法为人类提供必要的服务。2013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大规模的阴霾天气,与该地区自然保护地覆盖率不足5%,且部分自然保护地遭到破坏无法发挥其正常生态服务功能有密切联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解炎副研究员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分属十几个部门管理,主要涉及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海洋局等,各部门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条块分割、行政壁垒现象普遍,信息交流及共享机制缺乏。现有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因法律法规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解炎认为,现有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需要一部综合法律以实现统领、协调工作。通过立法实现理想的保护策略,即:兼顾自然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自然保护增加就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自然保护管理和监督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