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报网讯(记者 吕宁丰)9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对《南京市养犬管理条例》执行情况进行了视察。据悉,我市将对实施7年养犬管理条例进行修改,使之更加符合实际。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议题安排,10月下旬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执行《南京市养犬管理条例》情况的报告。视察中,代表们实地察看了建邺区文明养犬示范点、平安阿福伴侣动物救助协会、石佛寺犬只留检所,与市公安局等犬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了座谈,了解执行条例的基本情况,以及执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平安阿福流浪动物救助会是哈文静女士于2002年创立的小动物保护组织,也是我国最大的民间救助之一,其位于浦口区星甸基地后圩村,占地100亩,群山环抱,区域管理、科学喂养。目前,平安阿福流浪动物救助会有5万名网络义工,百位当地义工,收留犬3800只。代表们对我市《条例》执行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加强养犬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2007年11月,我市颁布实施了《南京市养犬管理条例》,7年来,市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其中各项规定,开展养犬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共对全市3.4万多只犬只办理了养犬登记手续,各区都设立了养犬管理免疫、登记一站式服务点,对所有登记的犬只,统一植入电子芯片,便于登记、管理和源头查询。
有关专家表示,7年前颁布实施的“条例”规定,我市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的区域为养犬管理重点区,其他区域为养犬一般管理区。随着城区扩大,该区域内居民住宅小区和人口不断增多,养犬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不少人在家里饲养大型犬、烈性犬,带来的扰民、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而按照“条例”规定,一般管理区内养犬,是不需要办理养犬登记手续的,造成法规规定与现实管理脱节。另外,原先养犬管理费为每只犬一年300元,市民普遍抵触情绪较大。2013年,我市养犬管理费用下调为200元一年,市民仍不买账。此外,在办理养犬登记手续的犬只,必须统一植入电子芯片,便于管理和事后查找,很多犬主不愿意配合。凡此种种现象,“亟待对原来法规进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