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称,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四中全会有望制定具体方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6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为年轻的共和国奠定了法制基础。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宪法。30多年发展历程证明,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根本法制保证。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人们期盼会议对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
下周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会首次将法治作为主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如何让宪法有效实施?中央已给出方向: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家有关监督机关要担负起宪法和法律监督职责。
专家认为,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四中全会应该制定宪法监督机制和程序的具体方案。 新京报首席记者 关庆丰
宪法权威
习近平:一切违宪行为必须追究
2012年12月4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仅20天,习近平就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重申宪法高于一切。
习近平说,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要“深刻吸取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
在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张恒山看来,刚刚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通过宪法纪念大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他的执政思想。
张恒山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新中国历史上有过脱离宪法的时期,权力不受约束,引发的教训特别深刻。
十八大以来,维护宪法权威被高层多次提及。
201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全面推进和依法治国。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到,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今年7月,中央在宣布中央政治局前常委周永康被立案审查的同时,公布了四中全会的主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宪法,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所以我们谈依法治国也好,推进法治中国也好,最核心的是要通过宪法来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