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扩大立法公众参与,提高立法质量,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于10月27日上午在石家庄市举行立法听证会,就《河北省国土治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的修改广泛听取了社会各届人士的意见。
来自全省不同地区、各行各业,包括机关、企业、高等院校、基层乡镇村组和从事法律工作的陈述人在听证会上,向省人大常委会建言献策,陈述自己对《河北省国土治理条例(草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据了解,2000、2004、2006年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举行过三次立法听证会。此次《河北省国土治理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是时隔八年后又一次听证会。
为解决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土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河北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必须发挥法治的引导作用,因此应通过国土治理立法,来统领“山水林田湖草海”的综合治理, 国土治理立法成为本年度立法的“一号工程”
恢复提升国土生态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4年初,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将《河北省国土治理条例》列为本年度立法计划,成为本年度立法的“一号工程”。由于该条例调整范围广,涉及的上位法多,涉及的部门多,综合性强等特点,出台该部法规成为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条例草案从年初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法制办开始起草,到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再到2014年7月、9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十次会议的一审和二审,经过了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和沟通、调研、论证、座谈和修改。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整个条例由起草之初的180条直至目前的57条,章节条款、架构内容都不断趋于精准、完善。根据省大常委会决定,条例草案提交11月份的省人大常委会三审后,还要充分发挥代表大会的立法主导作用,将这部法规草案提交明年1月召开的代表大会审议,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和更为深刻的层次,把这部条例审议好、修改好。
各界群众踊跃报名参加听证会
鉴于该条例涉及面广、影响重大,条例草案有些难点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论证,特别是在落地性和可操作性上仍然有较大的修改空间,进一步修改好、完善好的任务十分艰巨。省人大常委会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在提高质量上更进一步,决定召开《河北省国土治理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
9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长城网等媒体上发布了关于举行《河北省国土治理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的公告,向社会各界公布了举行立法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听证内容、报名方法等事项。并首次通过新百广场和北国商城户外电子大屏、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发布立法听证会公告。
公告发出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踊跃报名参加听证会。10月8日上班第一天,电话此起彼伏,几个报名电话热线不停,当天报名参加听证会的达到90多人次,到18号报名截止时间,通过电话、邮箱、传真、信件、电子邮件等形式报名参加听证会的共有792人,其中,申请旁听的有700人,申请陈述的有92人。经过层层遴选,从92名陈述人中根据陈述意见和观点不同最终确定其中15人为听证陈述人;从700名旁听人中根据报名先后顺序不同,确定120人为旁听人。
在近八百名报名参加听证会的人中,有工人、农民、村支书、乡镇长、教师、学生、律师、公务员、记者、医生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等,报名人中年龄最大的是76岁高龄,年龄最小的有18岁。报名截止后,仍有许多人通过电话、邮箱报名。据统计,到10月26日晚七时,网站点击率高达十二万二千七百七十八人次。
听证会有计划有步骤 达到预期目的
10月27日上午9时整,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河北省国土治理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在石家庄市太行国宾馆东华厅如期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兰翠出席会议。听证会由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冯志广主持,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国良、高士涛、范振增,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志毅、委员袁刚,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周英等作为听证人出席听证会。听证陈述人、旁听人、起草修改小组、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厅室委、省政府有关部门、三个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和法工委负责同志以及在石的二十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到会。参加听证会的有180多人。
听证会一开始,主持人首先就国土治理条例草案作简要介绍,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刘志毅宣读了听证注意事项。随后,15位陈述人围绕国土治理条例草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就黑名单制度等问题展开了精彩的辩论,彰显了立法听证会的特点,展示了与座谈会、论证会的区别。
由于准备工作扎实细致,听证会开得井然有序、精彩纷呈。有的陈述人还将女儿的画作予以展示,以对碧水蓝天的期盼来表达对国土治理条例尽快出台的期望。会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整个听证会各项工作按照预定方案,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规则、有纪律、有记录、有报告,达到预期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