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京文
京文团队
合作联盟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台北巿食品安全自治条例”草案出炉,其中“窝里反”的检举奖金,从现有的5至10%,提高到20至50%,未来食品业者,不分实体通路还是网络虚拟通路,全都限时48小时内,自主下架问题产品等,做好自主把关工作。

    食品安全一直是台北市长柯文哲百日新政的重点之一,台北市府更早在1月初就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今天由柯文哲亲自领军,率府内6位首长、府外12位专家学者召开第一次委员会。委员会将针对食品安全自治条例、餐饮场所分级制度、学校营养午餐供餐流程及废食用油回收执法等四大类议题进行讨论。
    根据台北市府订定的“食安自治条例草案”,总计20条文,可分为市民参与、信息透明、安心外食等三大类,其中为了打击黑心厂商,台北市府打算提高“窝里反”检举奖金,从原有的5至10%,提高为罚款的20至50%。
    此外,未来市内食品业者必须在接获食品不安全通知的24小时内主动通知主管机关,并于48小时内自主下架问题产品,包括卖场实体通路、网络虚拟通路都要遵守。“条例”中也规定本市办理200人以上外烩及零售摊贩临时集中的活动主办者,需事前向卫生局报备查核。
    为了让食材流向更透明,“条例”中也规定经公告类别或规模的食品业者,应建立食品来源及流向的追踪系统及生产履历,直接供应饮食的场所,也将要求以中文标示食材原产地。
   从事食品添加物制造、贩卖的食品业者,也应提供相关检验报告,以保证食品添加物的合法性及安全性。  一定规模的食品业者,需针对自家产品定期自主检验,或委任检验,好让消费者消费时有所依循。
    至于究竟是哪些食品业者将被列入规范,又或是哪些摊商会受到食安自治条例的影响?卫生局表示,今天会议将跨局处讨论。
    此外,柯文哲过去曾主张建立台北市自有的食品安全认证微笑标章,不过经专家学者研究讨论后,因台北市为消费市场,非主要产地,卫生局现倾向依环境卫生、食材来源,订定餐饮场所分级制度。
来源:台湾《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