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5.古代希腊人虽然一个也没有了,但只要人类还存在着,他们那些寄托其
理想的活动之文物,流传下来,就会给后人以莫大的启示、鼓舞和慰藉。我们
很可感觉到几千年前的人类精神文化,那些天才的灵魂与人格,与我们息息相
关,并对我们殷切关照。
6.张扬人的精神生活的神圣性始自苏格拉底。人的精神生活要以寻求“善
的知识”为目的。教育的目的也在于使青年人学会探求善的方法。一个好的政
治家就是懂得以善为治国理想的人。
7.苏格拉底要做普通人的朋友,而不做权势者的辩士。
(三)
1.先生认为,随着莎士比亚当学生走了一生。及到书本一丢,我们该说,
我们了解了人。
2.先生在他的《自述》中说:“我在学哭,也在学笑。但哭笑都学得不
好。我羡慕莎士比亚对福斯塔夫的笑,……同时也向往托尔斯泰听完柴可夫斯
基的《如歌的行板》和读完法国拉波埃西的《自愿奴役论》后的哭。我要学
的,但怎么也学不到。不过我仍要哭笑。”
3.莎士比亚具有一种高越的人格,他用他的人格,能感触到真的最深度。
读先生《莎士比亚的人格》,才明白先生治学是以真善美的统一为人生与思想
的最高境界。
4.(莎翁)人格平易、深厚、丰饶,如同四季时序的幻化多姿。春时,在
他的人格召应下,又如人在树荫下,一望四野碧绿的田畴,你会自然而然地产
生梦幻,产生自然爱,充满人间生活的喜悦,配以热情,加以幽默,如此整个
宇宙都象在欢迎你。夏日,天空晴朗,偶见薄薄浮云,远远传来断续蛙鸣,不
禁使我们心弦颤动。夜间明月下,再来一线萤火奔流,我们便不免梦幻人生。
秋天来了,就象我们出了峡口,任我们的生命如何奔放的人,到此也要稳打
浆,慢慢摇了。冬天的雪,风一来,人类的什么情感、欲望都显得收缩了。生
活没有昔日的活跃,差不多凝固起来,真象一个冰房。与四时交替相伴,各色
人物粉墨登场,在世界大舞台上各逞其能。初春的范伦丁、盛夏的福斯塔夫、
霜秋的哈姆雷特,最后,在冬日的宁静中,斐迪南向米兰达唱出了热烈而凄婉
的尾歌,“只要在这牢房中能见到这女郎,地球的每个角落让自由的人去受用
吧。这囚室已让我觉得很宽广”。
5.先生教我读莎士比亚。先生要循着莎翁笔下人物的踪迹,直探人性幽深
的秘府。
“莎士比亚的戏全谈人生哲学,比哲学家高明得多。一等的天才搞文学,
把哲学也讲透了,象莎翁、歌德、席勒。二等的天才直接搞哲学,象康德、黑
格尔,年轻时也作诗,作不成只得回到概念里。三等的天才只写小说了,象福
楼拜。”说罢大笑,又补充说,“我这是谈天才,而我们这些读书人至多是人
才而已。若不用功,就是蠢材。”
6.马尔库塞谈美是自由的表现形式,这与席勒是一致的[4],席勒的理想除
了写在美学论文里[5],更多的是写在诗里,你要去读他的诗,毕竟席勒作诗人
比作哲学家更有地位。
(四)
1.哲学和音乐,在其根本处是相通的,一个读哲学的人是不能不听音乐
的。
2.苏格拉底都梦想当音乐家呢。他在《裴多篇》里说他多次梦见自己应当
去从事音乐活动,制作和演奏音乐。甚至当他以为他所从事的哲学就是最伟大
的音乐时,又被那些梦所困扰,最后竟认定自己应该去从事通常意义上的音
乐。他甚至用竖琴与和声的关系来讨论灵魂不朽的问题。
3.先生说对莎翁《暴风雨》一剧读得太熟,心里装了太多定见,不自觉地
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找,反而迷茫了。
听音乐要心无定见,才好体会。
(五)
1.读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东西,不能忽视那一时期的艺术。丹纳的《艺术
哲学》可以一读,那里资料不少,傅雷译笔也佳。可惜他文革一起就自杀了。
先生很快找到了丹纳的《艺术哲学》。我随手一翻,见书里天头地脚又有
许多先生的批注,(读之)仿佛听先生讲课。
2.先生……拿出一叠纸,说这篇东西你可以读读。我接过手,见是手稿,
极工整地誊写在方格纸上,是拉波埃西的《自愿奴役论》。先生嘱我一定保存
好稿子,说仅此一份,没有副本。先生说,托尔斯泰是流泪读这文章的。
展读手稿,拉波埃西劈面就提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