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京文
京文团队
合作联盟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十五
 
  爱拉斯谟借愚妇之口说,那些道貌岸然、反对别人感官享乐的人,只是为
 
了自己“独占快乐”,又痛斥那些不贤明的王者是“可怕的扫帚星”。还借愚
 
妇之口大赞“无知”,说那些自以为是的极端分子,“本来自己是头驴,却以
 
为自己是雄狮”。
 
  (七)
 
  1.读哲学一定要考虑伦理学问题,道德哲学是极要紧的。
 
  《尼克马可伦理学》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后世治伦理学的人所讨论的
 
各种问题,在这书中都有论述。
 
  2.翻出一页与先生的对话记录。……残简中记着如下对话——
 
  问:求善难道没有现世意义吗?
 
  答:亚氏[6]以为幸福即是善的尘世报答。
 
  问:但又何谓幸福呢?它难道不是一种心理感觉吗?
 
  答:幸福当然是一种心理感觉,但是一种有伦理意义的心理感觉。
 
  问:既是心理感觉,那就无统一标准,而善在伦理学中是有特指的,此两
 
者如何交汇?
 
  答:那就需要确定幸福的含义,幸福的层次,一、心理上的愉悦、快乐,
 
二、崇高感,三、美感。亚氏的层次,一、动物性,植物,是基础,二、理性
 
独为人类的特性,无理性即无道德。
 
  ……
 
  先生还说道,最高幸福不是道德状态,而是智慧的工作。直觉是最高机
 
能,所觉皆崇高事物,故此得之乐为真乐。
 
  3.我读了一辈子康德的伦理学,精义是什么?是“批判精神”,其实批判
 
精神只是康德哲学的工具,康德哲学的中心是“人是目的”。评判一个国家、
 
政府好不好,就要看它是否把人当做目的。凡讲基本人权,讲人性的政府,即
 
使有点错误,也可以挽救;而凡是无视人权,挑动人的仇恨,残害人的精神活
 
动的政府,即使它做了一两件留名历史的大事,也仍然是坏政府。
 
  4.六二年,我说,人道主义是反神道的,有进步意义。政府讲人道主义,
 
可以提高它的国际地位。人道主义同中国传统也不矛盾。孔夫子一部《论
 
语》,其中仅“仁”一字而已。现在想想,真是太天真了。现政权的实质是政
 
教合一,其中心意识是神道,而神道离兽道又仅一步之遥。学运前,我正读
 
《布鲁诺传》,学运后似乎更解其中深意。……党的意识形态中有自己的圣
 
经,有最高解释权,有异端裁判,只是党的圣经和教会不一样。教会只有一部
 
圣经,党的圣经却总是和最高统治者的名字联在一起。
 
  5.一九三八年,先生写《中国文化对目前困难之适应》,其中说道——
 
  “仅仅是生命(或生存)与财产,并不能构成神圣的人权。其必须以人格
 
为根基,始能使人权成为不可侵犯的东西。须知动物也有生命,有生存,但不
 
能因此作为权利。仅有经济关系,仅有私产亦不能成为权利。经济,必须是有
 
人格的人为其理想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始有价值的意义,亦因而是不可侵犯
 
的权利。”
 
  6.展望中国伦理学建设前景,先生语重心长,指出——
 
  “我以为廿一世纪的新伦理学,首先不是把仁或爱(或利他、自我牺牲等
 
等)讲清楚,而是要先把公正或义(或正义、公道等)讲清楚。……爱而不公
 
正比没有爱更可怕、可恨。”
 
  先生又提出“人民伦理学”,为那些被权势集团欺压凌辱的细民呼喊:
 
“伦理学就是研究人民平时过的道德生活,他们当然既能爱‘好’,也能恨
 
‘恶’,而道德生活就是靠爱与恨两个经验的积累,构成他们的性格与人格。
 
而我们的民族精神,也要靠这些诚诚恳恳过生活,尽神圣义务的人去维持。人
 
民伦理学是非常朴素但又非常扎实的东西,也是十分广大十分深远的东西。既
 
不以甘言媚世,也不对权势者奉承。它只是如劳动者的手足,一步一脚印地耕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