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第一个方面,不公平的待遇。
第一,在政治上民企和国企的待遇大不一样。国营企业的正处级、正厅级
就可以平移到政府和相关岗位去做官,民营企业是不可能的。
第二,信息的反馈渠道不对称。国营企业有强大的国资委,他们把正确与
不正确的信息,都能反映到国务院,影响着他们的决策。但是,民营企业,包
括协会也好,组织也好,要频繁地去见国务院总理或者副总理就比较难。因
此,使一些政策的制定,就偏于国有企业。
第三,金融服务的不公。大量的金融服务,包括贷款、贴息、上市资源,
都让国有企业占有,民营企业仅是一个补充的过程。
第四、资源配置的不公。一个区域的民营企业,假设和国有企业的规模是
平等的,它的矿产资源配置和土地资源的配置仅为国有企业的二十分之一。国
有企业的好多地下资源配置是可以行政划拨的,而民营企业不可以。政策的不
公,比如民营企业要关闭落后产能,没人去赔偿,没人去解决他的职工的后顾
之忧问题。韩城几年来关闭了很多煤矿和小焦化厂。国有企业煤矿在关闭前的
几年,国家就给储备了关闭后的接续资源。而我们这次的关闭是不符合产业政
策和法律法规的。但是没人管你几十亿资产损失的赔偿问题,没有人管你一万
多名职工的后顾之忧问题。因为民营企业已发展了几十年,跟随他的骨干、技
术人员,把一生的精力和好时光耗费到你这个企业,他一生就要靠你这个企业
生存下去,你没人管。截至目前,我们韩城关闭的12家煤矿,现在,还有几千
人叫民营企业主养着。后来,民营企业联合向省上搞行政复议,但上级政府通
过各种关系也好,压力也好,要求撤诉,协商解决。最后协商了一个较为科学
和大家能够接受的方案。后来,政府又变卦了,要国营企业去控股。
刚才大家讲了贫富区别差距的问题,我在这里要讲一个认识和概念的问
题。我们的一些官员认为,给国营企业配置资源就是给公共配资源,而给民营
企业配资源好像就是给某一个人配资源。我曾和不少超过亿元资产的民营企业
家交谈了很多,他们早已认识到资产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自己只是
一个管理者,并不是一个拥有者。假设一个人到80岁了,离死亡时间再剩下一
二年时,他拥有500亿的资产,那么你把拥有100块钱存款的农民和他去比较,
贫富差别吗?他把500亿带到棺材里去吗?刚才有人又讲了,民营企业要克制自
己,我一直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一生要做的三件事就是发展壮大企业、负起社
会责任、关注弱势群体。我不认为我的资本就是我的消费资本,我把我的消费
一直规定在中档水平的位置。我们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遭受很多不公平待
遇,为的就是,我们认为我们对资本有管理的能力,资本在我们手里,可以更
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我们不认为它是个人的资产。可是,我们的官员还没
有改变过来,需要转变认识。
|